您现在的位置是:新闻大数据网 > 时尚

国家卫健委又有大动作,官宣将试水取消继续教育学分制!

新闻大数据网2025-04-05 07:50:37【时尚】4人已围观

简介

自上世纪 80 年代末,我国开始继续医学教育试点工作。1991 年,前卫生部颁布了《继续医学教育暂行规定》,为继续教育学分制奠定了基础。2000 年 12 月 28 日,前卫生部重新颁发《继续医学教育规定 (试行)》,将继续医学教育与

自上世纪 80 年代末,我国开始继续医学教育试点工作。1991 年,前卫生部颁布了《继续医学教育暂行规定》,为继续教育学分制奠定了基础。2000 年 12 月 28 日,前卫生部重新颁发《继续医学教育规定 (试行)》,将继续医学教育与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聘任、技术职务晋升和执业再注册等挂钩,并一直延续至今。2008 年,前卫生部又下发了《关于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了继续教育制度与相关配套要求。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每年中级及以上在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要获得至少 25 分的继续教育学分,才算合格。依据《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全继委发〔2006〕11 号),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 25 学分,其中 I 类学分 5 - 10 学分,II 类学分 15 - 20 学分。两类学分不可升级,不可跨年累积。随着时间的推移,继续教育学分制也在不断发展和变革。国家卫健委针对业内呼声和实际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杜绝买卖学分等不良现象;大力发展远程继续医学教育,解决工学矛盾;进一步加强继续医学教育与医师执业注册、职称晋升等的有效衔接。近年来,国家卫健委又发布了《关于落实为基层减负措施改进继续医学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对破除形式主义,推进继续医学教育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包括学分全国通用、鼓励创新学习形式、学分划分改革等。现行继续教育学分制的问题(一)形式主义之困当前继续教育学分制逐渐沦为形式主义,让医务人员苦不堪言。许多医务人员为了凑够每年 25 个学分,不得不参加各种与专业领域不相符的讲座或培训。这些课程内容往往缺乏实际意义,与医务人员的实际专业需求不匹配,过于基础或重复,难以真正帮助他们提升专业能力。例如,有的医生为了完成学分,参加一些与自己专业毫无关联的课程,结果只是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却学不到真正有用的内容。这种形式主义的学分制不仅没有达到提高医务人员专业素养的目的,反而增加了他们的负担,影响了工作质量。(二)学分获取难题医务人员在获取学分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难题。一方面,外出学习机会少,非主任级别人员很难获得外出学习的机会。以成都第三人民医院为例,耳鼻喉科主任王晋医生提到,学分作为晋升硬指标,必须修够 25 分,而外出学习机会少,使得医务人员难以获得足够的学分。另一方面,本院学习次数多,每次仅能获得 0.5 分,内外妇儿通吃也得 40 次。这对于忙碌的医务人员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他们需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花费大量时间参加本院的学习,不仅增加了工作压力,也影响了生活质量。(三)公平性缺失现行继续教育学分制存在公平性缺失的问题。制度既要求每个医务人员都要有学分,又不能保证每个医务人员都能获得学分,这似乎有点矛盾。每次有外出学习、讲座的机会,很多医务人员是轮不到的。例如,一些工作繁忙的医务人员无法抽出时间参加培训,而其他人可能因为工作较轻松或有更多的时间而更容易获得学分。这种不公平现象很难避免,容易引起医务人员的不满和抵触情绪。(四)腐败隐患通过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科研立项或科技成果、参编论著和教材等途径获取学分极易产生腐败,这也是深受医务人员诟病的地方。一些医务人员为了获得学分,不得不参加一些收费高昂的学术会议,一个医生要掏好几百块钱的参会费。这对于收入有限的医务人员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而且,这些途径还容易滋生腐败现象,如买卖学分、吃拿卡要等,严重损害了继续教育学分制的公信力。国家卫健委的新举措(一)丰富学分获取途径新办法中增加了多种获取学分的方式,为医务人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进修学习方面,经用人单位批准,医务人员脱产到其他医疗卫生机构进修、出国学习,或参加提高岗位胜任能力为目标的各类专项培训等,当年累计学习时间满 3 个月,经相关考核合格,视为完成当年继续医学教育 25 学分。不足 3 个月,按每 6 小时授予 1 学分计算。在职学历教育同样,经用人单位批准,参加脱产或半脱产学历(学位)教育等,当年累计学习时间满 3 个月,经相关考核合格,视为完成当年继续医学教育 25 学分。不足 3 个月,按每 6 小时授予 1 学分计算。有计划的自学方式也备受关注,经用人单位批准,制定年度自学计划,基于岗位胜任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自学,包括参加授课或带教、参与专业考试命题、开展健康宣教、发表论文、出版著作、承担教学和科研课题等,用人单位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可根据学习情况、学习成效等可验证因素,综合评估后授予相应学分,每年最多不超过 10 学分。这些丰富的学分获取途径大大拓展了医务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渠道。(二)简化学分计算标准新办法不再区分 Ⅰ、Ⅱ 类学分,统一为 3 小时授予 1 学分。这一举措极大地减轻了医务人员的负担。以前,不同类型的学分计算方式复杂,基层医务人员获取 Ⅰ 类学分途径有限。现在,统一的学分计算标准使得医务人员不再需要为了区分不同类型的学分而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四川省医学科技教育中心主任毕明帅指出,这一变化将极大地减轻不同层级医务人员的负担,尤其是基层医务人员外出参加项目类面授培训班学习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都比较高,这一改革有效解决了他们的实际问题。(三)打通学分互认国家项目、省级项目及不同部门项目实现学分互认,为医务人员大大减负。根据国家对继教管理规定的要求,临床、口腔、中医以及预防医学类等专业间学分互认。也就是说,医务人员参加卫生健康委、中医和疾控三大系统所获学分都是 “同一牌照”。国家项目和省级公布的项目、不同部门公布的继教项目、不同省公布的项目均打通学分互认,倡导各级各类医务人员按需参加培训学习。深圳市卫生健康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孙文民表示,此举将为医务人员大大减负,“以前,国家级项目是 3 小时 1 学分,但地方项目标准不一样,可能是 6 学时 1 学分或 5 学时 1 学分,现在统一为 3 小时授予 1 学分。医务人员不必再参加不同级别的项目去争取更多的学分。”(四)放宽学分获取限制新办法中,用人单位可授予自学学分,这为医务人员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用人单位的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医务人员的学习情况、学习成效等可验证因素,综合评估后授予相应学分,每年可达 10 学分。此外,各省将进一步简化学分获取和办理的流程。这意味着医务人员在获取学分的过程中将更加便捷,减少了繁琐的手续和时间成本。例如,一些地区已经开始探索创新的学分获取方式,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多的便利。未来展望国家卫健委继续教育学分制的变革无疑是一项重大举措,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但总体而言,有望为医务人员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从挑战方面来看,首先,新的学分获取途径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和完善。例如,有计划的自学方式,如何确保用人单位能够公正、准确地评估医务人员的学习情况和成效,这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同时,对于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防止出现形式主义,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学分互认虽然为医务人员带来了便利,但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此外,放宽学分获取限制可能会导致一些医务人员为了追求学分而忽视学习质量,这需要加强监管和引导。然而,这些变革也带来了诸多积极的发展前景。一方面,丰富的学分获取途径将激发医务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例如,进修学习和在职学历教育为医务人员提供了提升自己的机会,有计划的自学方式则可以让他们更加自主地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另一方面,简化学分计算标准和打通学分互认将减轻医务人员的负担,使他们能够更加专注于学习本身,而不是为了获取学分而奔波。同时,这也有助于促进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整个医疗行业的水平。此外,用人单位可授予自学学分的政策,将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发展空间,鼓励他们不断自我提升。总之,国家卫健委继续教育学分制的变革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面临挑战,但只要我们积极应对,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就一定能够为医务人员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很赞哦!(2)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站长推荐